照片 022.jpg  

 

OZS認為,明思宗朱由檢是人格有著嚴重缺陷的可怕昏君。他生性多疑

 

又剛愎自用,既貪婪吝嗇,動不動濫殺一氣,卻又要把自己打扮得寬大

 

仁慈。明明把百姓剝削到脫褲子,卻把『愛民』掛在嘴邊;明明富甲天

 

下,偏偏就是一毛不拔;說難聽一點,根本就是一個神經質到極點、愛

 

、愛面子又不要命的瘋子。這樣的人越勵精圖治,對國家和人民的禍

 

害其實就越大,反而比那些不理朝政貪圖享樂的昏君更糟糕。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大順軍攻破北京外城,李自成決定給崇禎帝最

 

後一次投降的機會。派原為思宗心腹,已投降的太監杜勳,代表「大順

 

王」入宮談判。崇禎帝接見了這位太監,首輔魏藻德也在場。杜勳說明

 

了交換條件如下:

 

明朝封李自成為王,賜銀100萬兩,承認陜西和山西為其封國;李

 

則負責平定國內其他起義軍,並為明朝抗擊滿清,保衛遼東;

 

 但不奉詔與覲見。

 

這些條件很有誘惑力,崇禎帝詢問魏藻德意見,魏藻德知道,只要他表

 

示同意,這一百萬兩可能就變成他的責任,而沉默不語。皇上氣得發抖

 

,轉身打發了杜勳,談判於焉破裂。

 

北京城破,從宮內搜出的白銀即多達3700多萬兩,黃金1000萬兩,其

 

他珠寶不計其數。這麼多錢,若真是放出來賑災助餉,可能李自成也不

 

反了,清兵也進不來了,自己也不用煤山自盡了。如果你是吳三桂

 

會怎麼想?

 

 

============================================================================== 

  

 

上回說到吳三桂用拖延的策略,緩慢進軍,等待著明朝的滅亡。頭腦清

 

楚的他知道,那是他最佳的選擇。按兵不動,將背負抗旨叛國的罪名;

 

 

而兼程趕路,則只是單純送死而已無可改變的事實,終於徹底壓碎了

 

吳三桂的道德外殼,曾經自命不凡的他選擇了求生,而不是殉道。

 

崇禎皇帝殉國的消息傳來,吳三桂馬上率領大軍,奔回山海關。他深信

 

這座依山傍海的天下第一關和他的三萬鐵騎,將是他用來換取後半輩子

 

的籌碼,就是讓他保有功名利祿,還有父親、陳圓圓等家人的安全。

 

明朝滅亡後第十天,李自成的信使到了,帶來了冊封他為歸命侯的檄

 

,四萬兩的犒師銀兩和老父的一封信。國家已亡,家族仍在,已無法盡

 

忠的吳三桂,理所當然的選擇盡孝。他交出了山海關,點齊兵馬,向北

 

京進發。

 

大勢已無可挽回,為了自己的名利和家族的身家安全,這是最好的選

 

擇,如果你是吳三桂,你也會如此吧!

 

只是走沒多遠,傳來了家產被搜括一空,陳圓圓被劉宗敏接收的消息。

 

「怒髮衝冠為紅顏」的戲碼終於上演,吳三桂掉轉馬頭,揮師囘山海關

 

,關內的大順軍,還沒弄清楚狀況之前,盡數被殲。

 

其實盛怒之下的決定,也是唯一的選擇。繼續前進是戰是和?戰是以卵

 

擊石,和則是屈辱苟活。永不服輸的吳三桂,決定在絕望中奮力一搏,

 

寫了一封大義凜然的求援信給多爾袞 。這封充斥著亡國孤臣一番忠義之

 

言的書信,是山海關被李自成包圍後寫的。從揮師囘關到修書求援,

  

如果你是吳三桂,你不會這樣做嗎?

 

接到求援書,對多爾袞來說,肖想多年始終無法接近的「雄偉城關」

 

,如今垂手可得,怎能不義不容辭地發兵,向山海關奔去。當多爾袞大

 

軍抵達山海關時,這座關城在大順軍猛烈的攻擊下,已經岌岌可危。

 

老謀深算也好,老奸巨猾也罷,多爾袞並不急於揮軍加入戰場,而是先

 

向吳三桂提出剃髮改服的要求。

 

剃就剃吧!

 

對於國家、父母,名譽都全然拋棄的吳三桂,已經不在乎幾根頭髮了。

 

這個舉動,依張宏杰先生在《另一面歷史人物的另類傳奇》書中的見解

 

是終於讓吳三桂的精神世界得到徹底的解放,但OZS卻認為吳三桂的精

 

神世界是被徹底的摧毀了。一直很刻意經營自己聲名的吳三桂,從剃了

 

頭髮以後,好像著魔一般;戰場上依然勇猛,卻再也不是意氣昂揚的護

 

國大將軍。為了取得異族信任,面對自己的同胞,下手極為凶狠。這是

 

一種心理上的質變,一種為了掩飾如芒在背的罪惡感、如影隨形的恐懼

 

和內心深沉無法紓解的痛苦,所造成的變態行為。寫到這裡,ozs無

 

法再殘忍的問,如果你是吳三桂,你會..?只能說:我們都不是吳三桂

 

,他的悲哀.....我們無法體會。

 

 img273.jpg 

 

 

以現代的角度,再奇怪的髮型,也不必大驚小怪;但對於主張「身體髮

 

膚受之父母不忍毀也」,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不啻是一種靈魂的出賣

 

和價值觀念的扼殺。這也是滿清推行剃髮令,很多已經投降的漢人,再

 

次選擇面對死亡的原因。

 

從充當多爾袞的馬前卒的山海關一路追擊李自成開始,被冊封為平西王

 

的吳三桂心硬如鐵,他的鐵騎從關外一直踐踏到雲南,幾乎是大半個中

 

國。很多中外的史學家都認為,沒有吳三桂的浴血苦戰,滿清絕不可能

 

如此順利地取得江山。

 

 順治十七年(1960年),經過長達十七年的硬仗、惡仗和死仗的吳三桂

 

終於被封藩於雲南,位極人臣。然而他卻未就此收手,而做了一件

 

順治皇帝感到寒心的事,就是擒殺永暦帝。當時永暦帝在中國已立足

 

之地而遠避緬甸,連順治皇帝都認為明朝不可能東山再起,吳三卻為

 

了表示忠心無二,多次上書,執意趕盡殺絕。皇帝終於同意,吳桂遂

 

了心願,卻讓滿清從此對他失去信任。

 

命運下的屈辱投靠可以被理解奮戰大江南北的身影,也可以用欣賞混

 

合著蔑視的眼光看待,而噬咬主(永暦帝),甚至想將其斬首立威的舉

 

止,卻被解讀為沒有道德原則的逾越行為。順治無法接受,任的康熙

 

更甚。

 

吳三桂在雲南,建造了三座宮殿,史載:「...三桂在滇中奢侈無度,後

 

宮之選,不下千人...公餘,招幕中名士宴會...侍姬諸人環視於側,鬢影

 

釵光,與蒼翠之色互相輝映。...」彷彿只有玩奢侈玩高雅,恣意享受,

 

盡情追歡,才能對自己巨大的付出得到補償。

 

雖然他也極力營造寬厚長者的形象,來證明自己是個賢明仁義的王爺。

 

但曾經置父母性命於不顧,以追殺故主子孫為功的過往,讓他經常莫名

 

其妙的心裏發虛,夢中驚醒,一夜無眠。一家三十多口橫屍的場景,成

 

千上萬同胞的鮮血,還有...從遙遠北京射過來,那些閃爍莫測的目光...

 

讓他難以安枕,讓他不安。他開始信佛,設置禪堂,重修廟宇,只是高

 

大的殿宇,卻遮蔽不了那無家可歸的靈魂。如果你是吳三桂,或許...

 

也能感受日日笙歌嬉遊無度背後的悵然無助~~

 

img274.jpg

 

 

在和平環境長大的康熙皇帝,接受的是正規的漢文化教育,出于內心

 

的道德行為準則,對於吳三桂的諸多行為,無法理解、欣賞和接受,

 

有鄙夷、厭惡、猜疑和深深的不安。

 

康熙皇帝想必認為即使沒有吳三桂,滿清之入主中原乃時勢所趨。而

 

握重兵,雄據一方的吳三桂卻是帝國追求長治久安過程中,最大危

 

險的因素。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接到了撤藩的詔書。兵權是吳三桂的命

 

根子,就如同《吳三桂大傳》的作者李治亭書中所言:吳三桂為保存

 

自身性命和自家的軍事實力,在松錦決戰中,他卻未能和主帥兼老師的

 

洪承疇同進退,反而擅自撤逃。就其緣由,以祖大壽和吳三桂為代表的

 

關外豪族,憑借自身軍事實力,才成為明清朝廷都全力爭取的力量。】

 

對於降清十九年,已失去道義保障的吳三桂,軍事力量成了他唯一的憑

 

與寄託。原想在滿洲人庇護下,安安穩穩終此一生的他,只能選擇起

 

叛變。如果你是吳三桂,你的選擇是什麼?

  

五年後,六十七歲的吳三桂在絕境中痛苦死去。再三年(1681年),餘部

  

被肅清,子孫後代被徹底殺光,包括強褓中的嬰兒。

  

==================================================================

  

OZS贊同李治亭的見解,簡單將吳三桂稱為“逆賊”和“逆臣”的說法

  

,僅僅是康熙以來清朝給吳三桂作出的結論。而他的遭人唾棄,主要是

  

自於明亡後他的所作所為

 

把三藩之亂這場戰爭的責任全推到吳三桂身上,非但有違歷史事實,也

 

 

是不公道的。而康熙又因這次事變,全部抹殺吳三桂前期所做的貢獻,

 

實在不夠厚道。倒是他的孫子乾隆對吳三桂功者功之,罪者罪之』的

 

價,以滿清的立場還算公允,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現代一些企業二、三代接班人,對於前「朝」老臣的種種處置,比照康

 

 

熙的思考模式,被處置者或許就不會那麼鬱卒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Z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