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415.jpg  

 

 

 

 

 

長期以來我們對於宦官總是頗多厭惡,但還有一些是值得肯定的好宦官。

 

 

 

===================================================

 

 

 

不知道大家對宦官這個族群有多少了解?

 

 

或許大家都知道太監雞比較好吃,好像很多貓狗結紮以後都變得比較胖

 

 

 

,人呢?

 

 

為什麼練葵花寶典要先自宮,是它的武功真的厲害,還是自宮後心無旁

 

 

 

騖練起功來事半功倍?

 

 

 

其實很多事沒有親身經歷,局外者是很難體會箇中滋味,但是宦官的一

 

 

 

些行為模式,倒是頗耐人尋味。我們就先從為什麼會有宦官說起.......

 

 

 

對於世界歷史比較模糊的,或許會以為宦官只有中國才有。其實這個自

 

 

 

奴隸社會就出現的群體,並不是中國唯一的獨特歷史現象。在眾多文明

 

 

 

古國的古希臘、古羅馬......都曾發展過,甚至到了東羅馬帝國時代,很

 

 

 

多宦官還在政治、宗教上掌握了大部分的權力。只是在西方,隨著時代 

 

 

 

的演進,這些宦官都相繼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並沒有延續下來。只有在

 

 

 

國,閹人的惡習伴隨著君權形成了一套嚴密的宦官制度,與封建發展

 

 

 

史緊密的綁在一起。

 

 

閹割最初出於祭祀,起源於古埃及,不過後來卻為了滿足統治者的需要

 

 

 

而快速增加。

 

 

宦官的主要來源有罪犯、戰俘、被征服的少數民族(或可說是弱國或地方

 

 

 

官對於統治著的進貢品)。當然還有一些是家裏貧窮無以為生或希望一飛

 

 

 

沖天的投機小人--最著名的是明末的魏忠賢。 

 

 

其實在最初,官家和民間只要有條件的,都蓄養著若干閹人,甚至以蓄

 

 

 

養人數的多寡,作為身分與地位的象徵。直到西元10世紀的宋朝頒發禁

 

 

 

令,禁止民間蓄養,宦官才開始成為皇族專屬。

 

 

對統治者而言,採用男性家奴可以確保子嗣血統的純正。而更重要的是

 

 

 

他們認為,男人被閹割等於被征服,被征服者失去了反抗能力而代之以

 

 

 

效忠;再者,他們與家族與外界脫離了關係,就能心無二用地效忠他的

 

 

主人。

 

 

而就宦官而言,在嚴密制度禁錮下,隨著時間的推進,肉體閹割開始發

 

 

 

展為精神閹割,理所當然的奴才心態成了宦官人格的一部分。

 

 

 

我們以現在的觀點來探討君權制度,宦官是一種悲情的時代產物。只是

 

 

 

時至今日,處在文明的民主社會,理應有清晰的是非分辨與理性思考,

 

 

 

可惜的是,好像還有一部份人把逆來順受當成安分守己,不知是否也算

 

 

是受了一種閹割文化的餘毒所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Z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