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335.jpg  

 

 

 

 

 

這是詩仙李白千古傳頌的《清平調》,它由三首詩組成。後世推崇其為

 

 

 

 

驚世之作,因曠世才子、絕代佳人和千古明君之風流雅集,只有短短

 

 

 

 

十二句就已淋漓盡致、體現於中。尤其第三首,有人認為....如果可以 

 

 

 

 

揣摩詩中的景象,會有萬恨全消的感覺....不知你(妳)有沒有FU?

  

 

   

================================================

 

 

 

李白是個身世不明,一生充滿傳奇故事的詩人,「鐵杵磨成繡花針」就

 

 

 

是訴說著他由逃學閒晃到勤奮向學的故事。而「夢筆生花」的成語,

 

 

 

也是由他而來。

 

 

 

李白不是個文弱書生,在其所作《俠客行》中的這一段意氣昂揚的描述

 

 

 

「...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該就是他的自我寫照吧。

 

 

 

古代文人都有學而優則仕的基本心態,才華橫溢的李白先生豈能例外。

 

 

 

如果傑出的文學成就可以轉化能量,而實現輔佐帝王,安定天下的政治

 

 

 

 

理想,那恐怕又是一段千古佳話。

 

 

 

只是以天縱英明自許,已被佞臣包圍而IQ(智商)大為退化的唐玄宗,

 

 

 

時主要職志就是玩樂享受。他所頒布的求賢詔,只是尋找「玩伴」

 

 

 

已。

 

 

 

在有力人士的推薦下,唐玄宗親自召見了李白,相談甚歡之後,玄宗

 

 

 

馬上降旨,讓李白待詔翰林。

 

 

 

李白在翰林院待了不到兩年就辭職了,原因是眾說紛紜,不過OZS倒認

 

 

 

 

為李白離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無法實現政治理想。唐朝的翰林院是人才

 

 

 

 

和雜流並處的地方,人才指的是翰林學士,專門替皇帝起草詔書,政治

 

 

 

 

地位重要。雜流則是翰林待詔,有詩待詔、棋待詔、畫待詔.....都是

 

 

 

陪皇帝陶冶心情、吃喝玩樂的弄臣。李白抱著「濟蒼生、安黎元」的

 

 

 

 

偉大理想而來,卻是來晚了,老闆玄宗理想已失、只知享樂。兩年的

 

 

 

 

弄臣生活,唯有寄情詩、酒,最後選擇離開。

 

 

 

 

 

img336.jpg  

 

 

 

↑其實看這首幾乎每個人都能朗朗上口的《靜夜思》,當個傳奇詩人

 

 

 

什麼不好?早個十年、二十年唐朝不乏賢相,多一個李白又如何?

 

 

 

晚個幾年,唐玄宗把他當詩人不當大臣,其實也挺好的。當時妒賢忌

 

 

 

能的李林甫當權,還好李白沒把官做大,不然恐怕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

 

 

 

李白在文壇上的地位是無可動搖的,不但為後人尊為「詩仙」。當時

 

 

 

 

的前輩詩人賀知章(回鄉偶書作者)稱他為謫仙人。回鄉偶書不知道?

 

 

 

那下面這首詩應該知道吧!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而詩聖杜甫也對李白佩服得五體投地,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佳評如此,詩仙李先生也該知足了。

 

 

 

所謂生不逢時,其實只是一種迷失。很多人自覺懷才不遇,最大的原

 

 

 

因應該是沒有自知之明吧!硬逼自己去從事自己不喜歡和不擅長的工

 

 

 

 

作,終至勞碌一生、一事無成。

 

 

 

看看那些「貿然」從政的學者,其2266的表現,尚覺沾沾自喜,卻也

 

 

 

令人啼笑皆非~~~~~

 

 

 

-----唐玄宗   第二部   結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Z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