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大約12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阿拉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
跟隨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一路從埃及→以色列→約旦→伊拉克
到伊朗。
說來慚愧,由於週遭並沒有信奉回教的朋友,OZS對於這片存在於基督
教文明獨領風騷的歐、美,以及佛教盛行的東亞之外的伊斯蘭世界,認
識實在有限。甚至在此之前,OZS還一直把伊朗人當作是阿拉伯人。
兩伊戰爭爆發於1980年9月,直到1988年8月結束。結束不是因為分出
勝負,而是雙方都已精疲力盡,打下去兩國都要經濟崩潰亡國了。
根據歷史記載,伊朗一地一直都以波斯為國名,直到1935才以伊朗為國
名。我們所熟悉的波斯帝國,指的應該是西元前550年居魯士二世所建
立的阿契美尼德帝國(西元前550--330年)。其後被亞歷山大征服、統
治,而隨著統治者之起落、更迭,滅亡而後復國的歷史一再重演,只是
抗爭的對手從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到蒙古人不斷變換而已。
伊拉克則是一個文化悠久的國家,亞當和夏娃的伊甸園傳說就是在伊拉
克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更是世界
古文明的搖籃,最先居住在這個地區的閃族,也就是阿拉伯人與猶太人
的祖先。(說來也蠻諷刺的,同宗的兩邊竟然可以打那麼久,兩邊都不
覺得累。)
兩伊發生戰爭的原因,和兩國統治者的野心有關吧!兩國都沒有能力徹
底消滅對方,只好以城市爭奪戰來強化自己的國內威望,而造成了嚴重
的傷亡與高額的外債負擔,加上西方列強的私心,而變成一場冗長的爛
仗,最後只能灰頭土臉的草草收場。甚至最後伊拉克總統海珊喊出「共
抗波斯人,保護阿拉伯。」的口號,也沒有引起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支持
。這導致後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還有就是賓拉登被他的祖國沙烏地阿
拉伯驅逐(賓拉登抨擊沙國不支持伊拉克)。
兩伊是不同的民族,同樣信奉伊斯蘭教卻屬不同教派,伊拉克的統治階
層屬遜尼派(只佔全國回教徒的40.5%,什葉派佔54.5%),伊朗則是
什葉派(遜尼派只佔9%)。
基本上什葉派是一個堅持理想主義的伊斯蘭教派,對於教義的實踐也相
對嚴苛,在各項行為上也較為節制。
如果真要找出兩伊的共識,那就是對於庫德族人建國的態度,都是堅決
反對的立場。庫德族是個古老民族,目前共有2000多萬人,分居在六
個國家,土耳其佔了一半以上,其次,伊朗境內約有五百萬人(佔總人
口約7%),伊拉克境內約有四百萬人(佔總人口約18%),敘利亞境內
約有六十萬人,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境內最少約二十萬人左右。
兩伊內部都有不少問題,而伊拉克的問題尤其嚴重,除了庫德族的問題
外,還有兩大教派的對立問題,在美軍全部撤離後,應該會更亂吧!
============================================
明後天又應OZSD鄭&OBS吳之邀將前往大雪山,希望天候轉好,回來
再作報告!先祝大家連續假期愉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