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都善變?不是啦!這種蜻蜓叫善變蜻蜓。
=========================================================
蜻蜓的成長,沒有蛹的過程,所以稱為不完全變態,成蟲的前期不稱幼
蟲,叫稚蟲,就是水蠆(ㄔㄞˋ)。水蠆用鰓呼吸,是水生動物,在水田
內...隨處可見,所以老一輩台語的蜻蜓叫「田嬰」。稚蟲在40天至兩年
內蛻皮八九次,羽化前爬出水面,僅僅抓住水邊植物,羽化後變的成蟲
,就是蜻蜓。剩下空的軀殼,仍僅僅抓住水邊植物。↓
蜻蜓產卵可達千顆,可是能長成為蜻蜓的僅有少數,因為成長過程中或
成了天敵的食物...或羽化前跌回水中淹死~~~我們可以欣賞他們美麗
的身影,也實在不容易!
前幾天在基隆內寮濕地公園,基隆鳥會的沈總幹事撿了一個送給OBS
,只可惜來了一陣風,就給吹不見了!↓
內寮濕地公園在武隆街隆聖國小旁邊,2004年在許財利市長的支持下
,成為基隆市第一個人造濕地公園,只是近年園內水源枯竭、雜草叢生
......有關單位竟有以水泥封園之議,幸賴基市野鳥協會、民意代表...及
社區相關人士努力爭取下,成立義工隊並積極重建,終於讓公園恢復美
麗舊觀,成為內寮里民的驕傲。
秋高氣爽的季節,園內有各種蝴蝶和蜻蜓,OZS最近勤於造訪,拍了
不少照片,老天的恩澤不敢藏私,都放在相簿上,請大家欣賞。
先挑幾張...介紹介紹!
這是廣腹蜻蜓。↓
這是紫紅蜻蜓。↓
同樣是紅蜻蜓,這隻善變蜻蜓,一副大爺模樣!↓
真不知...當年小虎隊的《紅蜻蜓》,唱的是哪一種!哈~~~
這隻是連鳥會成員都不認識的外來稀有種。↓
這隻翅膀靠近身體部分有金屬光澤的叫三角蜻蜓。↓
↓抱歉...這隻和OZS...不熟!
美麗的蜻蜓...種類繁多,有碰到...就好好欣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