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445  

 

 

 

 

二十世紀日本以全球商社綿密的情蒐網,獲得『日本第一』的美名,其

 

 

 

實這一套...鄭成功早就用過了。

 

 

 

==================================================

 

 

 

明末實施海禁,海盜橫行,以鄭芝龍勢力最大。鄭芝龍降清後,鄭成功

 

 

 

由一艘商船開始,接收其部眾與資源並更加壯大。

 

 

 

讀書人出身的鄭成功,比他父親更擅長組織與商業管理。他成立秘密商

 

 

 

 

團組織,在內陸的稱為「山五商」,分金、木、水、火、土五個商行,

 

 

 

以杭州為中心,搜購中國絲綢、瓷器、珍玩等運到廈門,交給「海五商

 

 

 

」販運出海。

 

 

 

海五商分為仁、義、禮、智、信五個商行,組成船隊,往來東西兩洋,

 

 

 

尤其是日本,賣了貨,再運杉木、桐油、鐵器...等軍需品,供部隊使用

 

 

 

,貨運外洋土產,轉交山五商賣到內地,形成循環網路。

 

 

 

鄭成功的商團是當時東方海面上財力最雄厚的大商社,比荷蘭東印度公

 

 

 

司還大,結合商業和政治的力量,也兼做情報蒐集。

 

 

 

或許是鄭成功對於台灣的直接影響力,使我們忽略了另外兩位清初的

 

 

 

南明將領--張煌言和李定國。

 

 

張煌言官至刑部員外郎,清兵南下時奉魯王監國於紹興,後投靠鄭成功

 

 

 

活躍於浙東抗清。與鄭成功聯軍北伐,兵敗南京城。鄭成功於中國東南

 

 

 

沿海多年征戰也始終未有進一步發展,乃決定東進台灣,以為據點;對

 

 

 

此張煌言曾修書勸阻鄭成功,他認為如果鄭軍進入台灣,則金、廈將不

 

 

 

保,而復興大業與人心亦將斷絕。但最後鄭成功仍一意孤行,將目標轉

 

 

 

為台灣。後永曆朝覆亡,鄭成功入台後亦無力回師閩南;張煌言只得糾

 

 

 

集民間各反對力量,繼續於浙東沿海一帶進行抗清行動。及至永曆十七

 

 

 

 

年,魯王病死於金門,張煌言終於認為復明無望,將軍隊解散,躲避至

 

 

 

浙江象山附近的小島隱居。但仍被俘,斷然拒絕清廷的攏絡,最後在杭

 

 

 

州就義,享年45歲。

 

 

 

李定國則是張獻忠義子,封為安西將軍。隆武二年(1646)張獻忠戰

 

 

死後,與孫可望等率部聯明抗清。永曆六年(1652),入廣西,克桂

 

 

 

林,乘勝北上,連克永州、衡陽,令清廷一度準備放棄西南七省。遭孫

 

 

 

可望嫉忌,退入廣西,再屯雲南。十年,密迎永曆帝入滇,封晉王。後

 

 

 

孫可望降清,西南防務機密盡失,清軍大舉攻黔。他轉戰不利,退入緬

 

 

 

甸。永曆十六年(1662),永曆帝被殺,他憂憤病作,於同年病亡,

 

 

 

享年42歲。

 

 

 

400px-Four_Princes_of_Southern_Ming_Dynasty[1]  

 

 

 

所謂南明的南是史學家加上去的,就像南宋的南也是史學家加上去的。

 

 

 

如果這些政權是建立在原來大明帝國的領土上,其實並不符合流亡政權

 

 

 

的定義,只能說原來大明的北方領土被納入了大清的範圍,而被迫遷都

 

 

 

、重建政權。就像宋朝失去北方領土、被迫遷都,仍是自稱宋,史稱南

 

 

 

宋,並未因遷都而稱呼南宋政權為流亡政府。所以稱呼所有的南明政權

 

 

 

是流亡政權,嚴格來說並不正確。至於南明皇帝被迫逃亡緬甸後,才算

 

 

 

 

合流亡政權之定義。桂王(永曆帝)於1662年遇害,而台灣的鄭氏政

 

 

 

 

權仍奉其為正朔,直至1683年。整個歷史應該是按照清史說法,所以

 

 

 

1644年李自成入北京,思宗自縊煤山,明朝就算滅亡。

 

 

 

鄭成功取台灣有錯嗎?張煌言勸他不要取台灣有錯嗎?OZS認為就立意

 

 

 

而言,兩人都錯,台灣是一個很好的生產基地,清廷攻之不易,只是

 

 

 

錯在時機。鄭軍南京城新敗,軍心潰散,這時分兵取台灣,就如張煌言

 

 

 

所顧慮的東南沿海據點將無力守住。再加上取台灣不久,鄭成功以39歲

 

 

 

英年病逝,為了繼承權之爭,叔姪兵戎相見,後鄭經接班,不出幾月...

 

 

 

金、廈相繼失守,鄭家軍只能偏安東都台灣。

 

 

 

鄭經嗣位後扣押有意擁戴其叔父鄭襲的財務大臣鄭泰,結果鄭泰自殺,

 

 

 

他的家族、部屬全部降清。

 

 

 

或許大家會認為從鄭芝龍開始,鄭氏一脈及其部眾降清已屬司空見慣,

 

 

 

又何必大驚小怪?那是因為鄭泰一家掌管五商,他們投降之後,五商的

 

 

 

組織就垮了。還有更慘的...三年內約有鄭家軍四分之一力量的部隊和軍

 

 

 

艦陸續降清。

 

 

 

鄭家軍是海盜出身的私人武力,需要的是倫理道德與領袖魅力,繼任者

 

 

 

沒有鄭成功的威望,便難以統治。或許國姓爺個性過於剛強使然,過高

 

 

 

的自我要求卻硬要擴及身邊的所有人,而罪魁禍首應該是鄭經不夠正

 

 

 

經---在老爸渡台時...在廈門婚外生子。氣得鄭成功派人要去殺他,連髮

 

 

 

妻也因「治家不嚴」要一起殺,廈門部將接到命令不敢執行,沒多久就

 

 

 

傳來國姓爺病逝,內部分裂已無法避免。因為...強人去後,原本被他壓

 

 

 

制的各方勢力...紛紛起而爭鋒。

  

 

 

而鄭氏賴以起家的貿易,也面臨了極大的危機。當立足大陸時,不管實

 

 

 

際佔領的土地多小,都可作為大陸與外國的中介轉口商,是坐擁暴利的

 

 

 

獨門生意。五商組織的崩潰、東南沿海據點的失守,還有清廷實施「遷

 

 

 

界」,堅壁清野,經濟封鎖之後,貨物來源成了大問題。台灣出產的糖

 

 

 

和獸皮,也只能交換日本的銅,製造槍砲。 

 

 

 

OZS寫到這裡,不禁在內心吶喊:如果鄭成功早點來台灣就好了!

 

 

為什麼?

 

 

下次再告訴你囉~~~~~Thumbs/tn_萬年奸臣.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Z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